狐貍精心繁育與科學飼養(yǎng)管理條例(四)
六、幼獸育成期:
此期的特點是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,生長發(fā)育快,體重增長呈直線上升,這個時期是決定狐貍體重大小的關鍵時期。此期飼料重量比配備如下:
魚 肉 谷物 蔬菜
40% 20% 36% 4%
另加添加劑:每日每只狐投喂酵母10毫克,食鹽0.3克、狐貍添加劑1克。
在不浪費飼料的情況下滿足供應,能吃多少給多少。早晚分飼的比例35%、65%。要求飼養(yǎng)人員在喂食時,根據每只個體類型、性別、獸齡、體況、食欲等區(qū)別對待。
注意:育成期正值高溫多雨,各種疾病多發(fā)季節(jié),為此加強疾病防治、及時防疫、采取提前喂抗生素進行預防。要特別注意對黃脂肪、胃腸炎、中暑等疾病的預防工作。
育成期的后期要對各類各區(qū)狐貍開展稱重,量體評比工作,對在同樣條件下,造成體型小,重量輕的要給予飼養(yǎng)員處罰。
依據實況,在幼狐分籠時,在大籠內可挑選體長相同的狐進行同籠飼二只的試驗。
憂點是:減少養(yǎng)狐的資金投入,減少占地面積,便于日常管理、降低仔狐斷乳分窩應激反應、有效地預防自咬癥發(fā)生、因搶食可提高采食量、提高皮毛質量。
七、對冬毛生長期和取皮期由技術員臨時布置,按章辦事本條例不詳列。
結束語:狐貍的飼養(yǎng)繁育工作雖然分階段進行,但各個時期又不是獨立的,而是密切相關的,相互影響的。每一個時期都是以前一個時期為基礎有機聯系在一起的,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。只有重視每一個時期的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和關鍵的重點管理工作,狐貍的生產才有可能獲取得成功。